2024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发展机遇行业壁垒及国产替代空间分析报告
报告主要分析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发展机遇、行业壁垒以及国产替代空间,同时对相关上市公司进行了投资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行业发展机遇
产业融合:机器人与车端供应链高度重合,部分零部件具有技术相通性,汽车企业有望向人形机器人领域延伸。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有望带动行业进步,多家大厂入局,技术迭代和政策催化将促进人形机器人的量产。
市场前景: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应用场景将从特定工厂逐渐向外蔓延,远期有望落地至通用场景。人形机器人的逐步放量将为行星滚柱丝杠等零部件带来广阔的增量需求。
行业壁垒
技术壁垒
工艺复杂:丝杠螺纹加工工艺包括轧制、车削、磨制、旋风铣等,其中磨制是高精密丝杠的精加工主流方案,但加工工序复杂、效率较低。
设备要求高:行星滚柱丝杠对制造设备要求高,高端加工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国产磨床加工精度不及进口磨床。
质量控制壁垒
展开剩余87%热处理要求高:热处理工序可改善丝杠各零件的材料性能、切削性能及消除残余应力,对温度把控、设备要求、工艺规范等多个维度有较高要求。
精度要求严格:丝杠的精度直接影响其传动精度、使用寿命和平稳性,对加工工艺和设备的要求很高。
国产替代空间
市场格局:外资品牌在高端精密丝杠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产品在精度、可靠性等指标与国外头部企业相比仍有提升空间,但部分国内优秀玩家已逐步切入人形机器人丝杠产业布局。
空间测算:假设中性预测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用行星滚柱丝杠预计市场空间约187.4亿元,人形机器人的兴起将催生行星滚柱丝杠庞大增量需求。
具体企业分析
北特科技:具备材料研发、加工、制造和设备布局等优势,重点建设人形机器人用丝杠产线,若业务进展顺利,有望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贝斯特:利用在智能装备及工装领域的技术积淀,布局人形机器人精密丝杠,行星滚柱丝杠顺利出样,未来有望成为“第三成长曲线”。
双林股份:业务布局多样化,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协同优势,人形机器人滚柱丝杠项目进展顺利。
斯菱股份:关注机器人零部件市场,组建研发团队,对机器人关节零部件产品进行研究开发,有望参与新产品的投产工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发布于:广东省下一篇:没有了